close

鹿港一間書舖喚醒一條老街

文 | 牟迎馨 攝影 | 葉琳喬 / 2016.11.29

圖文載自:

https://www.mirrormedia.mg/story/20161128tour003/

 

 

 

2016年11月30日,鹿港最大的書店「諾貝爾書城」畫下熄燈號,看著連鎖書店無奈關門,在地囝仔黃志宏不改樂天性格,恬淡經營「書集囍室」。

這家小書鋪開在沒有人煙的杉行街,2年多來,文藝復興的種子悄然在老屋萌芽,一家家唱片行、藝廊陸續進駐,出人意料,一間書店居然喚醒了一條幾乎被人遺忘的老街。

 

 

<杉行街很有在地生活感。>

 

初冬的午後,和煦冬陽探進杉行街,把地面曬得暖香迷人,貓咪躺在街頭打了個大哈欠,黃志宏笑臉站在書舖前,和騎著回收三輪車的阿伯閒話家常,小街漫溢在地生活感,日常風景再尋常不過。

不過,在一府二鹿的繁華年代,杉行街曾是福州杉靠岸的落腳地,木匠的女兒、知名作家李昂的老家就在這條街上。當年,鹿港的文開書院藏書30萬冊,孕育出上百位進士、舉人和秀才。

杉行街的往事或許已然塵封,但如今鹿港囝仔黃志宏返鄉開獨立書店,嗅得到鹿港新一輩文人的骨氣和堅持。黃志宏打小住在天后宮後的二港村,「我父親在杉行街做刨刀,從小就在這條街上玩。」他笑瞇眼說。

 

黃志宏 在台中攻讀歷史碩士、從事古蹟調查,客居他鄉20多個年頭,動了回家的念頭,「我們專找巷仔內的房子,找到這間老屋是緣分。」他親切聊起天來,儘管老宅像是廢墟般,「這是第一次我們夫妻看屋沒討論,兩天就決定買下來。」他口中的緣分果然很深。

 

他沒急著動工,又開始忙著「聊天」。他四處打聽找上屋主家族,踏查老屋的故事,「住家最重要的是空間格局。」他試圖找回老樣子,「這棟老屋建造於昭和6年(西元1931年),當時鹿港已然喪失港口功能,屋主在鹿港蓋住家,在彰化市區經營布料洋行『東洋行』。」這房子有樓井、天窗、天井和防空洞,融合東洋、西洋和閩南元素,昔日的生活脈絡,悠然封存在細節之中。

 

這對夫妻把理想當飯吃,一樓前廳作為書的市集,也是歡喜的空間,所以取了這名字「書集囍室」。小書舖看得出簡樸經營,書架是黃志宏利用老屋的舊木組裝而成,頹圮的橫梁拼接成長板凳,問他哪來的木匠好本事?他笑說,自己從小喜歡敲敲打打,國中就親手做了個鴿舍。原來,書生並非手無縛雞之力。

 

 

<小木牌點出簡單營生。>

 

書舖以販賣文史哲書籍和童書為主,賣書的手寫帳本,掛零是家常便飯,他倒沒放在心上,因為「早料到賣書不賺錢」。他憂心的反而是「叫不到書」這件事,「這店子太小,經銷商不願意合作,鋪貨條件不好談。」他語氣無奈說,開店初期甚至拿自己家裡的書來放。這條路不好走,他堅持挺下來,每個週三下午還舉辦說故事時間,希望左鄰右舍的孩子下課窩在書店,百年樹人的溫暖在老城裡散了開來。

 

 

<暖陽溜進閣樓,角落光影透出幸福感。>

 

不賺錢,總要想點法子。茶館是氣味相投的妥協辦法,他把閣樓和廳後房挪作為茶席,菜單是一卷暖簾,低調掛在牆角,似乎不想要人注意,冷泡茶是他最愛的有機烏龍,木耳桂圓甜湯是老婆特調的養生甜品,鮮奶乳酪蛋糕出自弟媳之手,「現在品項愈賣愈少,因為茶館生意太好,我擔心主客易位。」他念茲在茲經營書店這檔事,書生的硬脾氣就是不肯改。

 

他直接在臉書寫上「不是觀光景點的書舖茶屋」,不過,8成的訪客都是為了老房子而來,遇上同路人聊起老屋,他熱情導覽空間,從書舖走進後方的私人客廳、廚房和綠意庭院,像是好客的主人,還不忘推薦訪客到斜對門的「萊兒費可唱片」走走,「年輕主人是位人才,比我這兒更有看頭!」

 

 

<後院廚房注入暖黃色調,老空間很時髦。>

 

我點點頭,決定到斜對門串門子。臨走前,買了本書《靜寂工人》,「買了書,要看,這才重要。」他低下頭在帳本邊記錄邊叮嚀,我的頭點得更用力了。 對了,這本書的作者魏明毅是他的老婆,學的是人類學與心理諮商,溫暖的文字一如小書舖,閱讀的字裡行間,美好的人文風景,不自覺又浮現腦海。

 

 

<這間後院小屋是女主人的祕密空間。>

 

<防空洞掛上盪鞦韆。>

 

 

「書集囍室」地址:彰化縣鹿港鎮杉行街20號

營業時間:11:00~17:30,

週一、二公休,但每月的第一個週六、日不營業,

隔天週一、二補開門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ucky women - 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