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一個讀者忍不住舉手,站起來問:
【一個人追隨自己內在的呼喚,投入時間與資源之後,
為了方便回答這個問題,我先打個比方。
傳統的電腦式思維是這樣的:先衡量所有相關的變數
從傳統的電腦的運算方式來看,這或許是理所當然的事情。
為什麼呢?因為當球被擊出時,
同樣的,要求一個孩子,在對自己內在缺乏瞭解、
儘管如此,但一代又一代,
■ 要跳脫這樣的思維,我們或許應該想想,
當高飛球被擊出之後,一個有經驗的外野手
因為外野手無法計算出球的落點,
儘管看不見前途或錢途,但一個追隨內在召喚的人,
所以,不管是『如果看不到前(錢)途,我為什麼要投入?』
但如果我們理解了呼應「內在召喚」需要的思維更接近外野手接球的話,
因為,當一個有經驗的外野手面對高飛球被擊出的那一剎那,
『如果現在算不出球的落點,我為什麼要奔跑?』
面對同樣的情境,大部分在自己的人生中忍不住會有的擔心、焦慮,
因為外野手用了一個合理的模式來思考這樣的情境。
——選錄自侯文詠 Houwenyong新書


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