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週末,適合做「傻事」/ 王文華」
走過一家服飾店的櫥窗,看到它的廣告詞:
「你夠成熟,知道那是傻事。但你夠年輕,還是做了。」
我笑出來,想起年輕時做過的傻事。這張畫像,是我做傻事的表情。
每個人都做過傻事,數目跟年紀成反比。
年輕時什麼都不懂,人生重要的課題,
比如說理想、友誼、愛情、家庭,沒人教,只好嘗試錯誤。
做了很多傻事,傷害了自己和別人後,才開竅了。
開竅後,不傻了,但某一扇奇妙的門也跟著關了。
我們動作慢了一些、聲音低了一些、笑容多了一些、脾氣好了一些。
不再爆衝、失態、任性、倔強。
一切決定都務實、周到、中庸、得體。大家都說,我們變「聰明」了。
但聰明的代價,是對新的人與事不再興奮、
對陌生的經驗不再嘗試、對風險提早洞察並全盤規避。
我們像煮熟的鯛魚,吃下去不會拉肚子,但失去了生魚片的鮮美。
所以星期一到星期五,我留給聰明。畢竟我對家庭、公司都有責任。
做太多傻事,會傷害別人。
但到了週末,我「變笨」了。我按掉鬧鐘繼續睡、吃垃圾食物、浪費一整個下午、
結交跟自己沒有交集的新朋友、做一件自己完全不會獲益的事。
新書《空著的王位》寫我過去六年做的很多傻事。
那些想要讓世界更好、讓人與人之間更緊密、
短時間根本賺不到錢的事,都是我在「變笨」時想到的。
「變笨」後,我碰到了「聰明人」時碰不到的人和事,
體驗了「聰明人」不會有的痛苦和甜蜜。
我鼓勵我的「聰明」朋友都變笨一些。
因為「聰明」讓他們成功、富有,但不快樂。
他們都坐到大位,但害怕被裁員。他們都有名,但擔心明天就不紅了。
他們都管很多人,但中午吆喝吃飯沒人回應。
他們都有伴侶,但一起吃飯時不講話。
他們努力運動以維持健美的身材,但因此更不能接受年華老去。
他們有最新的手機,但沒有人打來。
對「聰明人」來說,人生是一連串等著征服和結案的挑戰,
而不是值得去體驗和享受的過程。
活著,是為了證明自己能長時間憋氣,而不是享受每一次緩慢的呼吸。
每個人都有這些「聰明人」的習慣,只是程度不同。
星期六的早上,當我意識到自己變得太「聰明」時,
我喊停、拉住自己、搖一搖,然後做一件傻事。
照片中是一位讀者畫的王文華,我大學時真的就長這樣!
那時,我做了很多傻事。
走過很多櫥窗,人生有一天會打烊。
在這聰明過剩的時代,我想趁為時未晚,多做一些傻事。
圖文分享載自: 王文華FB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wangwenhua/